留学生逛商场被诱导做美甲,消协调解成功
  发布时间:2018-05-18  信息来源:北京市消协 复制网址 打印
摘要:

  【案情简介】

  西城区消协西长安街分会接到一名泰国留学生投诉,称她与朋友在西单逛商场时,被一美甲店老板招呼进去做美甲。美甲店老板向她介绍最新款的美甲图案,并承诺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服务。在与美甲店确定好最终价格后,美甲店为她提供了美甲服务,但在做完美甲服务后,美甲店单方面提高价格,并声称不交钱不许出门。为保证自身安全,她按照美甲店的要求,支付了比约定价格更高的费用。

  【调解结果】

  考虑到投诉人身份特殊,为避免产生不良影响,消协分会工作人员将泰国留学生、商场和美甲店负责人约到消协,进行当面调解。工作人员就消费者投诉情况与商场、美甲店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核实。美甲店负责人承认消费者投诉情况属实,看消费者为外籍人士,人生地不熟,收费时刻意提高了价格。工作人员告知商场、美甲店负责人,美甲店作为经营者,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,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经营者与消费者事先有口头约定,并协商好价格的,经营者应该信守承诺,不得随意更改约定,更不应该强制交易。经消协工作人员调解,美甲店同意退还消费者多收的费用,消费者对调解结果也表示满意。

  【案例评析】

  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“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,应当恪守社会公德,诚信经营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;不得设定不公平、不合理的交易条件,不得强制交易。”消协工作人员妥善化解了这起消费纠纷。同时,针对外籍消费者语言沟通有障碍、不熟悉中国法律法规以及在京停留时间较短等特点,消协总结出四项措施应对涉及外籍消费者的消费纠纷:一是充分发挥绿色通道成员单位的作用,引导经营者积极主动化解涉外纠纷;二是与工商部门协同配合,强化经营者守法与诚信教育,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;三是建立涉外消费纠纷与应急保障机制,针对语言不通、需求紧迫的涉外消费者,提供政策法规与翻译服务;四是通过开展消费宣讲、消费引导活动,有针对性地向外籍人士开展法律法规宣传,引导科学理性消费。

   相关附件
·
   相关文档
联系我们    |    网站介绍    |    技术支持    |    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12 版权所有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
京ICP备12010422号-1